心理咨询是人类心灵沟通的艺术。那么怎样去沟通,如何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学习之前,我还是盲人摸象,心理咨询像海市蜃楼般虚幻莫测。通过这次学习,让我从一个懵懂的状态逐步看清了心理咨询的大致过程,并开始感到了它那强大的魅力!关于心理咨询,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心理咨询是无法打麻药的手术”。
深入浅出,化难为简
9月12日的心理咨询技能课上,史瑞君老师用他平实的语言细致地讲授了心理咨询的进程和技术,讲解了如何建立良好咨询关系、怎样全面把握求助者的基本情况、如何制定咨询方案以及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随着对理论方法、技能的了解,特别是史瑞君老师精美的课件,深入浅出的讲解,生动丰富的案例训练,让我感觉到如浩瀚大海的心理学魅力!它是那样的博大精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激起了学员学习的强烈兴趣。同时我也知道,要学的知识太多了,现在自己掌握的只是沧海一粟。
为了让学员能轻松掌握心理咨询的一些基础理论,史老师“以案说法”,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每讲完一个小节,史老师会就着案例透漏出咨询需要做的事情,不能做的事情。感觉是老师把知识都融入到了案例中,让我们在初步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感受,活学活用,检验一下自己掌握的知识,并不完全是抄笔记,平面理解句子意思,而是更形象更实际了,更贴近心理咨询。
旁征博引,脉络清晰
每次出现模板题时,史老师会着重指出并要求学员关注、祥记。史老师说,给每个人做咨询会千差万别,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但面对来访者,我们可以按部就班,比如,首先进行摄入性会谈的同时,用真诚、共情的人本技术,积极无条件地接纳下,构建起信任和谐的咨访关系,直接关注来访者某一时刻内心所关心体验的痛苦的心理问题进行展开。站在来访者的观点和立场上共情,排除现实问题的干扰,理清问题的脉络,做出咨询方向的判断。只对来访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帮助,注重来访者的体验和感受,让来访者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心理成长。这一切和咨询师对咨询方向的掌控、正面语言的引导、积极的启发、暗示和领悟是分不开的,必要时可以用情感表达、内容表达、自我开放等等一系列的技术技巧的运用,以及结束前来访者对自身问题的体验感受,理解分析,让他感觉是自己帮助了自己。虽然史老师“言之凿凿,确可信据”,但我分明感觉这绝非一日之功啊,得靠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
张弛有度,共同成长
“你世界里的小事儿可能是别人世界里的大事儿;你世界里的大事儿可能是别人世界里的小事儿,不要轻视对方的事情。”通过对心理咨询技能的初步了解,我感觉作为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首要的不是你非得有多高的技术,虽然技术是你处理问题的保障,但不是唯一最重要的东西,最重要的是你有一颗健康的人格和心理素质,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在你拥有这样一个健康人格的时候,你才能把来访者引领到健康的轨道,并且你和来访者有一种共情才能真正体会来访者的各种情绪出在哪里,产生各种纠结在哪里,还有就是作为心理咨询师你必须有一个很好的直觉力和洞察力,你的心灵一定是纯正的。当你和来访者有共情时,你还要有一种抽离的本领。自己不能因来访者的各种情绪来干扰你的思维,不能很好的帮助来访者。还有就是要尊重每位来访者,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对方,要鼓励来访者把自己想法真实的说出来,给他温暖、给他鼓励、给他信心。
纵观这堂课的学习, 恰似“于无声处听惊雷”, 让人有喜有忧。喜的是,一、我已站在心理咨询美丽的科学宫殿前。二、史老师的“点拨”增添了一些考试的“有惊无险”;一、忧的是,时间飞逝,我辈当下该如何最有效渡过“考试”关口。二、心理咨询,博大精深啊!